洪灝最新研判:長債利率飆升下的黃金牛市與A股佈局機遇
全球債市異動背後的深層隱憂
近期全球長債市場劇烈波動引發廣泛關注。英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攀升至1998年以來高位,美國30年期國債利率亦逼近5%關鍵水準。歷史資料顯示,過去十年中9月往往是債市表現最差的月份,而當前債市疲軟態勢仍在延續。洪灝指出,這一現象背後存在多重驅動因素:通脹預期反復、財政赤字惡化以及期限溢價(Term Premium)抬升。尤其值得警惕的是,儘管美國上半年徵收了約2000億美元關稅,其財政赤字卻不降反升,市場對長期債務融資能力的擔憂正持續發酵。全球央行拋售非美債券的行為,進一步加劇了長端利率的上行壓力。
黃金白銀的逆勢突圍與邏輯重構
在傳統認知中,利率曲線整體上移通常利空黃金,但當前市場卻呈現截然不同的圖景:黃金價格屢創歷史新高,白銀亦觸及15年高位。洪灝認為,這一反常現象的核心邏輯在於全球信用體系的動搖。當長端利率上升並非源於經濟增長預期,而是由財政赤字和通脹擔憂驅動時,貨幣購買力的貶值風險將顯著推升黃金的避險吸引力。他強調:"5000年人類文明史已驗證黃金是普世接受的終極貨幣,這一地位至今未被任何資產取代。"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儲備的趨勢,以及美國債務問題與全球通脹的長期性,共同構成了黃金牛市的基礎。2025年黃金累計漲幅已超30%,洪灝預判其需求將持續增長,突破當前高位仍是大概率事件。
A股估值爭議與牛市動能解析
針對市場對A股"泡沫化"的質疑,洪灝通過多維度數據予以反駁:
- 估值水準:滬深300動態市盈率約10倍,仍是全球最具性價比市場之一;
- 杠杆風險:融資餘額占總市值比例遠低於2015年峰值,且專業投資者杠杆工具使用屬合理範疇;
- 經濟指標:股市總市值/GDP比率接近100%,顯著低於美日等發達市場泡沫期水準(200%以上)。
儘管8月A股快速上漲引發調整擔憂,但洪灝指出當前行情與2015年有本質區別:本輪上漲主要由險資等機構資金驅動,散戶開戶熱情尚未過熱。更關鍵的是,居民存款規模已突破160萬億元,企業+政府存款合計達350萬億元,龐大的潛在資金池為市場提供充足流動性支撐。他特別強調:"真正的牛市必然以突破歷史新高為標誌。若指數始終在2萬至3萬點區間震盪,只能視為修復而非趨勢反轉。"
加密貨幣的狂熱與監管困局
在討論新興資產時,洪灝對加密貨幣熱潮持審慎態度。他肯定區塊鏈技術的革新性,但尖銳指出當前市場的核心矛盾:去中心化理想與監管現實的衝突。"當技術剝離中心監管節點後,中小投資者權益如何保障?"這一關鍵問題尚未得到解決。尤其在美國放開監管的背景下,項目魚龍混雜風險加劇。洪灝認為,標準化金融資產(如債券、股票)的代幣化具備可行性,但非標資產(如房地產、藝術品)因難以標準化,其代幣化實踐多停留在概念階段。投資者需警惕"萬物皆可代幣化"的過度宣傳,避免重蹈互聯網泡沫期盲目追捧的覆轍。
實戰策略:聚焦核心賽道與時機把握
- 黃金配置:持續看好黃金避險屬性,建議關注黃金ETF及實物金;
- A股佈局:重點聚焦創新科技、生物醫藥、新消費三大領漲板塊,警惕短期回檔風險。洪灝建議投資者在3700點附近逐步建倉,避免追高;
- 港股聯動:A股走強將帶動港股,但需注意港股彈性可能弱於A股;
- 債市警示:長債利率上行趨勢未止,需防範"通脹驅動型利率上升"對風險資產的衝擊。
結語:牛市的真正起點
洪灝以全球市場歷史規律為鑒強調:"日本、歐洲及MSCI全球指數的長期牛市,均以突破歷史高點為開端。"當前A股正處於關鍵轉折視窗,政策層面需避免過度干預壓制市場信心。隨著居民預期改善與增量資金入場,中國資產重估(revaluation)進程或將加速。投資者應保持戰略定力,在震盪中把握優質資產的配置機遇,迎接真正牛市的到來。
当前页面是本站的「Google AMP」版。查看和发表评论请点击:完整版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