矽谷銀行崩塌揭開全美銀行業秘密:6200億虧損暗藏于“會計魔術”中

2025-10-06T00:00:00

2023年3月,美國銀行業經歷了一場史詩級震盪——短短五天內三家銀行接連倒閉,第一共和銀行與富國銀行相繼遭遇擠兌危機。這場風暴的導火索矽谷銀行(SVB)的破產清算報告,揭開了全美銀行業潛藏的驚天秘密:高達6200億美元的帳面虧損,通過名為“持有至到期資產”(HTM)的會計科目被系統性隱藏。這一數位,竟是矽谷銀行150億虧損的40倍


一、技術性破產的伏筆:利率過山車催生“存款堰塞湖”


回溯2020年,美聯儲開啟史無前例的量化寬鬆。短短三年間,美國銀行業存款總量從13.3萬億美元飆升至17.6萬億美元,增幅高達4.3萬億。然而實體經濟貸款需求疲軟,銀行被迫將85%的新增存款(約3.6萬億美元)投入美債與抵押貸款支持證券(MBS)。

矽谷銀行的困境尤為尖銳。當全行業存款增長30%時,其存款規模卻在兩年內暴增300%。為消化洶湧湧入的存款,該行在2021年斥資855億美元購買HTM資產(2020年僅67億),其中超過80%為平均收益率僅1.56%、期限長達6.2年的固定利率MBS。

致命轉折出現在2022年。美聯儲七次暴力加息,聯邦利率從0%躍升至4.5%。這使得矽谷銀行持有的低息MBS組合市值暴跌近20%,產生151億美元未兌現虧損。而此時,該行的所有者權益僅剩118億美元——這意味著矽谷銀行早在2022年9月就已技術性破產


二、HTM魔術:監管漏洞下的“虧損隱身術”


銀行處置債券投資的兩類會計科目,成為掩蓋虧損的關鍵工具:

  • AFS(可出售資產):按市值計價,損益直接影響當期利潤
  • HTM(持有至到期資產):按歷史成本攤銷,虧損僅需在財報附注披露

2021年底,當加息預期升溫導致債券貶值時,全美銀行業集體上演“乾坤大挪移”——將AFS資產大規模轉入HTM科目。行業AFS/HTM配置比例從75:15驟降至50:50。矽谷銀行更是激進,單年HTM規模暴增800億美元,將87%的債券投資移入該科目。

更隱蔽的操作在於利率風險對沖的取捨。監管僅強制要求對AFS資產進行對沖,而HTM資產無需對沖。矽谷銀行借此漏洞,在2022年僅花費5.5億美元購買利率掉期(2021年為110億),省下百億對沖成本。若非如此,其2022年淨利潤將直接虧損75億美元。


三、擠兌風暴:VC撤離引爆流動性死亡螺旋


致命的連鎖反應始於存款流失:

  • 2022年:存款淨流出161億美元(餘額從1892億降至1731億)
  • 2023年Q1:單季度再失血200億美元

為應對擠兌,矽谷銀行面臨兩難抉擇:

  1. 拋售HTM資產:需將債券轉回AFS科目,立即兌現150億虧損
  2. 緊急融資:增發22.5億股票或高息發債,測算顯示年虧損將超40億

2023年3月8日,其一季報自曝18億美元虧損,引發第一波擠兌。次日,頭部風投機構如Founders Fund、a16z緊急通知被投企業轉移存款,單日擠兌規模達420億美元。3月10日增發股票計畫導致股價單日暴跌60%,最終在48小時內宣告破產。


四、冰山全貌:6200億窟窿與危機擴散路徑


FDIC接管矽谷銀行後,全行業風險圖譜浮出水面:

金融機構HTM隱藏虧損(億美元)
🏛️ 摩根大通470
🏛️ 美國銀行1,130
🏛️ 花旗銀行470
🏛️ 富國銀行420

數據來源:公開財報資料

全行業HTM科目合計潛伏6200億美元未實現虧損,相當於矽谷銀行虧損的40倍。這些資產中80%為MBS,根源在於美聯儲疫情期間釋放的4.3萬億美元中,3.6萬億流入房地產相關證券

儘管美聯儲緊急為第一共和銀行注入700億流動性,富國銀行自籌95億美元,但危機遠未結束:

  • 巨型銀行虹吸效應:擠兌中小銀行的存款加速流向“大而不能倒”機構
  • 危機傳導三階段
    ① 評級下調推高融資成本 → ② 流動性緊縮蔓延至其他資產 → ③ 財政部最終動用納稅人資金救市
  • 美聯儲兩難困境:降息刺激經濟則通脹失控,加息壓制通脹則引爆金融風險

五、歷史的迴響:貨幣政策週期與危機範本


縱觀百年金融史,危機爆發存在清晰範本:

  • 1929大蕭條:1924-1927降息催生股市泡沫 → 1927-1929加息刺破杠杆交易
  • 2008次貸危機:2002-2004降息刺激房貸 → 2004-2007加息摧毀次級貸款人
  • 2023銀行危機:2020-2021零利率+MBS狂歡 → 2022-2023暴力加息

20233銀行危機與2008年的救市劇本高度相似:摩根大通收購貝爾斯登的橋段,正在第一共和銀行身上重演。而更大的風險在於——美聯儲40年來最快的加息節奏,遇上史上最大規模的寬鬆放水,形成的利率懸崖遠超以往。當會計魔術無法掩蓋基本面坍塌時,中小銀行將成為首張倒下的骨牌。

本文內容源自對矽谷銀行2021-2022財報、FDIC清算檔及美聯儲流動性資料的深度解析。關鍵資料節點均經交叉驗證,部分行業資料取自美國貨幣監理署(OCC)季度報告。
当前页面是本站的「Baidu MIP」版。发表评论请点击:完整版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