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初,美國以“打擊毒品恐怖主義”為名,突然向委內瑞拉周邊海域投送40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,伴隨多艘兩栖戰艦、攻擊型潛艇及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。如此規模的武力配置,足以發動一場小型戰爭,如今卻劍指“毒販”,其荒誕性猶如用核彈滅蚊。而真正耐人尋味的是——這個空氣中彌漫大麻甜香、國會山飄蕩可卡因芬芳的國度,為何突然化身“禁毒先鋒”?答案藏在委內瑞拉地下埋藏的3038億桶石油裡,更藏在美國百年來的霸權邏輯之中。
一管洗衣粉與一場未完成的政變

美方宣稱行動目標是“剿滅與馬杜羅政權勾結的販毒集團”,甚至出示“白色粉末”作為證據。這一幕似曾相識:2003年,同樣的“洗衣粉”道具曾為入侵伊拉克背書。而此次軍事行動,實則是特朗普時代未竟計畫的延續——2019年,美國曾承認反對派領袖胡安·瓜伊多為委內瑞拉“臨時總統”,並對馬杜羅懸賞1500萬美金。如今懸賞金已飆升至5000萬美元,火藥味比當年更濃。
石油詛咒:殖民血脈與資源陷阱
要讀懂今日危局,需回溯五百年的殖民傷疤:
- 種族枷鎖:西班牙殖民者構建嚴苛等級制。頂端是半島白人(出生本土),其次是克裡奧爾人(殖民地出生的白人),混血人種、印第安人和黑奴被壓在最底層。這種壓迫埋下獨立戰爭的火種,也預設了未來的階級裂痕。
- 獨立幻夢:19世紀初,西蒙·玻利瓦爾省率領起義軍兩度建立共和國,卻因未能爭取底層支援而功敗垂成。混血將領派斯雖與之並肩作戰,最終卻背叛革命理想,上位後與大地主結盟,延續殖民時期的土地壟斷制度。
- 石油詛咒:1914年馬拉凱博湖發現巨型油田,獨裁者戈麥斯將開採權賤賣給埃克森、殼牌等美英巨頭,換取槍桿子維護統治。27年間,石油財富肥了外國公司與獨裁集團,民眾淪為“人幹”。
民主輪回:從希望到破滅的二十年
- 改革者的悲劇:1945年,民選總統加列戈斯推動土地改革與石油利潤再分配,觸怒美國油企與國內寡頭。軍方在美方默許下發動政變,民主實驗僅三年即夭折。
- 獨裁者的末路:繼任者希門尼斯用石油美元修建豪華酒店高速公路,卻縱容安全局虐殺異見者。當他把工人、農民、資本家、中產、美國全都變成敵人,1958年的民眾起義再無阻力。
- 兩黨分贓時代:民主行動黨與基督教社會黨簽署《蓬托菲霍協定》輪流執政,表面民主化,實則延續親美賣油政策。1973年石油危機讓油價飆升10倍,巨額財富卻被官僚與美企瓜分。1980年代油價崩盤後,政府削減福利觸發“加拉加索事件”——軍警鎮壓致數千平民死亡,徹底撕裂民眾信任。
查韋斯實驗:民粹神話與結構性崩塌

1998年,傘兵中校烏戈·查韋斯以反美鬥士姿態當選總統,開啟“玻利瓦爾省革命”:
- 國有化狂飆:將石油、電力、電信收歸國有,用石油美元補貼醫療、教育、食品,短期內貧困率驟降。
- 經濟自殺:國有化扼殺私營經濟,價格管制摧毀農業製造業;石油收益全投入福利,油田設備老化致產量腰斬;為填財政窟窿瘋狂印鈔,引發惡性通脹(2018年通脹率超130000%)。
- 強人政治代價:煽動“人民vs寡頭”對立,外交上硬扛美國招致制裁,內政腐敗滋生。2013年他指定馬杜羅接班時,委內瑞拉已成隨時引爆的炸藥桶。
苦難迴圈:馬杜羅、瓜伊多與美國的棋局
- 經濟崩潰:2014年油價暴跌,國內物資短缺達到極限。醫院斷藥斷電,死亡率激增;超市貨架空空如也,民眾為搶購麵粉排隊長達12小時。
- 合法性危機:2015年反對派贏得國會選舉,馬杜羅卻成立“制憲大會”架空議會,監禁異見者。2018年大選被歐盟等多國認定舞弊,瓜伊多自行宣佈就任“臨時總統”獲美國承認。
- 外部絞殺:美國聯合50余國對委實施金融封鎖,凍結其海外石油資產,切斷SWIFT交易管道,導致該國無法進口食品藥品。
誰在製造永劫輪回?
- 內部頑疾:殖民遺產下的階級對立、資源詛咒滋生的腐敗、民粹主義對制度的破壞,皆是致命內傷。
- 霸權干預:從1948年顛覆改革政府,到2019年扶持傀儡政權,美國以“民主”之名行資源控制之實。其軍事行動歷來與石油動脈同步:1914年石油現世後美軍艦即巡弋委海域,2025年大軍壓境時委石油儲量正居全球首位。
但我們必須清醒:一個國家的沉屙,永遠不能成為霸權武力干涉的藉口。當驅逐艦的黑影籠罩加勒比海,受苦的仍是掙扎在停電的醫院裡、匍匐在空蕩的超市外的普通人。委內瑞拉的迴圈苦難,是資源詛咒、民粹陷阱與霸權干預共同書寫的警示錄——若世界仍奉行“強權即真理”,那麼比奇堡的童話,終將成為全人類的現實寓言。
本文著作权归作者 [ andycheng ] 享有,未经作者书面授权,禁止转载,封面图片来源于 [ 互联网 ] ,本文仅供个人学习、研究和欣赏使用。如有异议,请联系博主及时处理。


